情緒營銷:奶茶“打工蛙”刷屏抖音
作者:楊陽
有一句話是這樣形容打工人的:上班哪有不發(fā)瘋的,硬撐罷了!
今天的主角就是一只瘋了的“打工蛙”,只不過是殺瘋的瘋。
前段時間,一只在重慶奶茶店打工的“打工蛙”,憑話題#青蛙玩偶難逃打工命運?在抖音刷屏了。
透過網(wǎng)上流出的視頻可以看到,這只打工蛙藏在重慶一家叫LINLEE林里·手打檸檬茶的店里。
對LINLEE檸檬茶品牌有了解的就知道,它家主打的就是“手打檸檬茶”。
這只帶有太陽花邊裝飾的青蛙玩偶,仰面朝天歪著腦袋,接過一杯杯飲料,認真地上下?lián)u動,一杯清爽的飲品一氣呵成,表情“半死不活”,看起來生無可戀。?
有意思的是,這只打工蛙打的還是和自己皮膚一樣的飲料,看起來更有戲劇感,而坐在一旁“打下手的”蛙,同樣流露出生無可戀的樣子。
這打的恐怕不是普通的檸檬茶,而是:渣蛙手打檸檬茶。一看動作猛如虎,熟練又麻利。
一看工資兩千五,無奈又卑微。?生活不易,呱哥賣藝,這有什么錯呢?它只是想讓你多看它一眼。
哦不對,甚至它還是沒有工資的。?此情此景,讓我想到在《流星花園》里,周渝民飾演的花澤類,說過一句話——“以后想哭的時候就倒立,這樣眼淚就流不出來了”。?正如奶茶店打工蛙,使勁抬頭仰望天空,努力不讓眼淚掉下!
在這里忍不住腦補打工蛙OS:
這破班是一秒也不想上,甭管我的死活,今天我只是沒有感情的搖茶機器。
像不像現(xiàn)在生活的我們,明明生無可戀,還不能放下手里的工作,尊嘟很寫實!
事實證明,什么物種上班都得發(fā)瘋,沒有不發(fā)瘋的,哪怕它沒有生命,但是,它會發(fā)瘋!?這也是這條打工視頻引發(fā)大家共情的原因所在。?其一,立好“打工人”人設,完美擊中當下打工人的痛點。?奶茶打工蛙把半死不活的打工人精神狀態(tài)演活了,每天都重復的做一個搖茶的動作,好像喊著搖不完啊搖不完,但是又不能甩手不干。
像極了現(xiàn)實生活中的我們,每天朝九晚六的工作,重復著做同樣的事情,不想安于現(xiàn)狀,想要改變又覺得無力。
雖然不確定是不是林里奶茶店的一次刻意營銷,但不得不說LINLEE林里抓住打工人“人在工位,心不在焉”,“為了生活碎銀幾兩,眼淚也只能憋回去”的狀態(tài)。
從打工人的視角將情緒釋放,完成一次同理心營銷,讓人看完好像打工蛙很懂自己,瞬間狠狠共情。
其二,符合“丑東西”的外形設計。
奶茶打工蛙的長相,看起來丑萌丑萌的,初看會覺得并不符合我們的主流審美標準。
不過網(wǎng)紅這玩意兒,不怕你長得丑,就怕你長得太普通沒有記憶點。
打工蛙作為一樣丑東西,自帶搞怪色彩,反倒多了幾分辨識度,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傳播。?
其三,當然是找到一個魔性的搖茶超級符號。
當我們提到幼教黃老師,會想到“挖呀挖”,說到“恐龍扛狼”,也會想到“我沒k”,這就是魔性洗腦的超級符號。?這些現(xiàn)象級的刷屏視頻都告訴我們,流水的網(wǎng)紅,鐵打的魔性符號,只要找到一個超級符號,傳播起來就事半功倍。
打工蛙亦如此,一上一下動作的重復性搖茶動作,真的太魔性了,一看就忘不了。
其四,賦予“搖茶人”更多人格化溫度。
在我們的印象中,搖奶茶的“搖茶打工人”都是人工或者機器。
但這個視頻卻賦予一只玩偶人格化的搖茶形象,增加了門店的服務溫度,也打破我們對于奶茶店作業(yè)模式的認知,新鮮感和反差感也就有了。
當然這條視頻的意外走紅,很大程度上還是大家對于“打工發(fā)瘋”話題的情緒共鳴。
發(fā)現(xiàn)沒現(xiàn)在的品牌徹底不裝了,越來越喜歡抓住打工人的身份標簽,以“愛咋滴咋滴吧,我無所謂了”的方式營業(yè),這本質(zhì)是一種情緒營銷。比如去年雙十一,每個品牌都恨不得把電商活動整得紅紅火火,拉橫幅大喇叭,將大促氛圍拉滿。?但衛(wèi)龍的淘寶運營掛上《請回答1988》金正峰同款表情營業(yè),頭戴耳暖手捧蓮花,眼神游離若有所思。
再加上無欲無求的文案,“下單就是緣,荷德荷能,銷量達成”,?“你買或不買 辣條都在 不悲不喜”等,簡直就是佛系擺爛。
在喧囂的雙十一環(huán)境下,衛(wèi)龍擺爛看似顯得格格不入,實則真實反應當工人狀態(tài):非常時期沖業(yè)績沖kpi亞歷山大,真的不想卷了。?衛(wèi)龍擺爛了,滬上阿姨也試過不想干了,連發(fā)10張喊話“不想干了”的海報,設計部、研發(fā)部、客服部等不同的職能部門,對各種工作進行輪番吐槽,撂挑子不干了。
在我們的認知中,人在職場闖,就是要學會卷。
但哪怕真的不想干,也不敢“整頓職場”,只能默默心中大聲吶喊;哪怕偶爾會發(fā)泄情緒,但吐槽過后該努力卷依舊努力卷。?但滬上阿姨卻把擺爛放在明面上,精準洞察打工人擺爛心理和自家新品之間的共性,在努力和擺爛之間選擇努力擺爛,將打工人不敢宣之于口的吐槽說出來,代替他們發(fā)聲。?更會玩的還有樂樂茶推出的“一拳奶昔”新品,直接把張飛、李逵、鰲拜、蒙丹彪形大漢印在產(chǎn)品包裝上,或是仰天長嘯,或是怒目圓睜。
每一個表情都相當?shù)恼?,把打工人的“發(fā)瘋”上班狀態(tài)表現(xiàn)得淋漓盡致。
不得不說,面對精神和經(jīng)濟的雙重壓力,“躺平”、“擺爛”、“摸魚”是打工人普遍的情緒共鳴。
另外有研究表明,消費者80%的購買源于“感性的情緒”,僅有20%是從“理性的邏輯”出發(fā)。說到底人類是情緒的生物,消費者很多時候的消費購買行為,都是受到情緒的影響。
所以這也是情緒價值的亮點,品牌通過職場情境的設計,將擺爛、躺平、發(fā)瘋、整頓職場的情感元素,轉(zhuǎn)化為可視化可感知的品牌視覺形象,可以建立打工人身份共同體。
在這個過程中,品牌利用有趣的物料,放大打工人的情緒,或是提供情緒出口,替他們表達打工的心情實現(xiàn)共情,顯然有助于激發(fā)消費者對于品牌的認同感和歸屬感,使其成為品牌的支持者。
畢竟對于消費者來說,他們要的不是一本正經(jīng)教育自己的爹味品牌,也不是要盲目吹捧、夸贊自己的品牌,而是要一個懂我的同齡人。